http://www.stanford.edu/class/cs193p/cgi-bin/drupal/
iTunesU 上面最新的課程 終於出來了
2011年11月18日 星期五
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BOOL in Objective C
not bool , but BOOL
not true or false ,but YES or NO
布林值在Objective C 中的宣告是全大寫的BOOL
不是bool
而且其使用的不是true or false
而是 YES or NO
如下
BOOL isDifferent = YES ;
if (isDifferent)
{
NSLog(@"The isDifferent is true and the char is %i",isDifferent);
} else
{
NSLog(@"The isDifferent is false and the char is %i",isDifferent);
}
// YES==1 , NO==2
not true or false ,but YES or NO
布林值在Objective C 中的宣告是全大寫的BOOL
不是bool
而且其使用的不是true or false
而是 YES or NO
如下
BOOL isDifferent = YES ;
if (isDifferent)
{
NSLog(@"The isDifferent is true and the char is %i",isDifferent);
} else
{
NSLog(@"The isDifferent is false and the char is %i",isDifferent);
}
// YES==1 , NO==2
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
11 月了 ~期待新的iTunesU 上 stanford CS193p 的教學影片!
根據 Stanford cs193p 的官方網站表示
iTunesU Viewers
The first episodes for this quarter's iOS 5-based incarnation of CS193p should hit iTunesU in early November. Sorry for the delay!
If you are about to start watching CS193p from a past quarter on iTunesU, you might want to wait until the current quarter's videos are posted.
If you are still running on Xcode 3 and iOS 4, last Fall quarter's lectures are still available (as are their associated downloads).
因為iOS 5 發布 加上使用新的 xcode 所以呢 十一月開始期待中阿!!!
官方連結: http://www.stanford.edu/class/cs193p/cgi-bin/drupal/
iTunesU Viewers
The first episodes for this quarter's iOS 5-based incarnation of CS193p should hit iTunesU in early November. Sorry for the delay!
If you are about to start watching CS193p from a past quarter on iTunesU, you might want to wait until the current quarter's videos are posted.
If you are still running on Xcode 3 and iOS 4, last Fall quarter's lectures are still available (as are their associated downloads).
因為iOS 5 發布 加上使用新的 xcode 所以呢 十一月開始期待中阿!!!
官方連結: http://www.stanford.edu/class/cs193p/cgi-bin/drupal/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日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condition? true:false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個程式的寫法
假設今天寫一段 if , else 的code
通常如下
int playerA;
int playerB;
if (playerA >playerB) {
highscore =playerA;
}
else {
highscore=playerB;
}
這是個任何程式語言都常會看到跟使用的方法
但是在 Objective C 裡面可以寫成
int highscore = (playerA>playerB)? playerA:playerB ;
短短的一行 就解決了上面數行
這邊寫的很有意思 其結構就如同 condition? true:false
假設 (playerA>playerB) 這個condition 結果為true
則 highscore=playerA
反之如果為false , highscore=playerB
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 在初期看到這行code時,一定也是一頭霧水阿
所以這邊寫出來給大家參考看看囉。
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Apple app 另一個學習選擇~Lynda.com - Objective-C Essential Training
Lynda.com - Objective-C Essential Training
(這是一個朋友介紹給我學習的好影音教學阿)
優點有 分段介紹每個主題的課程比較短 容易迅速吸收
相較於stanford的影片動輒超過一個小時以上
學習起來比較容易累且這一個小時可能會被其他事情影響
(朋友同事call 你玩LOL、或者喜愛看得節目半小時後就要開演之類、or看大概半小時就想睡覺了之類的事情影響
另一個特色是他的教學內容是以Xcode4為教學內容
從基礎教起,非常適合新手跟入門的人來看
Lynda.com 是國外的教學網站
裡面的線上學習影片非常多元
除了Objective-C外,當然也包括了Android app 教學
如 Lynda.com - Android App Development with Java Essential Training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該網站瞭解一下囉
至於他的缺點就是純英語教學、且沒有英文字幕喔
最後的重點是他是需要加入會員且需要收費的拉..........
(這是一個朋友介紹給我學習的好影音教學阿)
優點有 分段介紹每個主題的課程比較短 容易迅速吸收
相較於stanford的影片動輒超過一個小時以上
學習起來比較容易累且這一個小時可能會被其他事情影響
(朋友同事call 你玩LOL、或者喜愛看得節目半小時後就要開演之類、or看大概半小時就想睡覺了之類的事情影響
另一個特色是他的教學內容是以Xcode4為教學內容
從基礎教起,非常適合新手跟入門的人來看
Lynda.com 是國外的教學網站
裡面的線上學習影片非常多元
除了Objective-C外,當然也包括了Android app 教學
如 Lynda.com - Android App Development with Java Essential Training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該網站瞭解一下囉
至於他的缺點就是純英語教學、且沒有英文字幕喔
最後的重點是他是需要加入會員且需要收費的拉..........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Mutli OS in one disk by using GRUB boot list
為了工作上的需要
因此最近開始研究
安裝多重OS 在同一顆硬碟上
首先測試的組合為
Rhel4 + Rhel5 x86 + Rhel5 x64 +Sles 10 x64
再加上其kernel & Xen 的模式
所以GRUB的開機選單為9個
1.先規劃好硬碟切割的空間
SWAP 一個讓每個OS 共用即可
/ 每個OS 擁有自己的根目錄
/boot 這個是最重要的地方! 每個OS 都必須要擁有自己獨立的boot folder
2.我安裝的順序分別為 Rhel5 > Rhel4 >Sles10
3.再來就是到預設的boot folder 底下去編輯
grub.conf 這個檔案
將其他的OS 的grub.conf 參數加入即可
下面為 rhel4 + rhel5 為範例
# grub.conf generated by anaconda
#
# Note that you do not have to rerun grub after making changes to this file
# NOTICE: You have a /boot partition. This means that
# all kernel and initrd paths are relative to /boot/, eg.
# root (hd0,4)
# kernel /vmlinuz-version ro root=/dev/sda6
# initrd /initrd-version.img
#boot=/dev/sda
default=0
timeout=5
splashimage=(hd0,4)/grub/splash.xpm.gz
hiddenmenu
title Rhel4 AS (2.6.9-89.ELsmp)
root (hd0,4)
kernel /vmlinuz-2.6.9-89.ELsmp ro root=LABEL=/1 rhgb quiet
initrd /initrd-2.6.9-89.ELsmp.img
title Rhel4 AS-up (2.6.9-89.EL)
root (hd0,4)
kernel /vmlinuz-2.6.9-89.EL ro root=LABEL=/1 rhgb quiet
initrd /initrd-2.6.9-89.EL.img
title Rhel5 (2.6.18-238.el5xen)
root (hd0,0)
kernel /xen.gz-2.6.18-238.el5
module /vmlinuz-2.6.18-238.el5xen ro root=LABEL=/ rhgb quiet
module /initrd-2.6.18-238.el5xen.img
title Rhel5-base (2.6.18-238.el5)
root (hd0,0)
kernel /vmlinuz-2.6.18-238.el5 ro root=LABEL=/ rhgb quiet
initrd /initrd-2.6.18-238.el5.img
因此最近開始研究
安裝多重OS 在同一顆硬碟上
首先測試的組合為
Rhel4 + Rhel5 x86 + Rhel5 x64 +Sles 10 x64
再加上其kernel & Xen 的模式
所以GRUB的開機選單為9個
1.先規劃好硬碟切割的空間
SWAP 一個讓每個OS 共用即可
/ 每個OS 擁有自己的根目錄
/boot 這個是最重要的地方! 每個OS 都必須要擁有自己獨立的boot folder
2.我安裝的順序分別為 Rhel5 > Rhel4 >Sles10
3.再來就是到預設的boot folder 底下去編輯
grub.conf 這個檔案
將其他的OS 的grub.conf 參數加入即可
下面為 rhel4 + rhel5 為範例
# grub.conf generated by anaconda
#
# Note that you do not have to rerun grub after making changes to this file
# NOTICE: You have a /boot partition. This means that
# all kernel and initrd paths are relative to /boot/, eg.
# root (hd0,4)
# kernel /vmlinuz-version ro root=/dev/sda6
# initrd /initrd-version.img
#boot=/dev/sda
default=0
timeout=5
splashimage=(hd0,4)/grub/splash.xpm.gz
hiddenmenu
title Rhel4 AS (2.6.9-89.ELsmp)
root (hd0,4)
kernel /vmlinuz-2.6.9-89.ELsmp ro root=LABEL=/1 rhgb quiet
initrd /initrd-2.6.9-89.ELsmp.img
title Rhel4 AS-up (2.6.9-89.EL)
root (hd0,4)
kernel /vmlinuz-2.6.9-89.EL ro root=LABEL=/1 rhgb quiet
initrd /initrd-2.6.9-89.EL.img
title Rhel5 (2.6.18-238.el5xen)
root (hd0,0)
kernel /xen.gz-2.6.18-238.el5
module /vmlinuz-2.6.18-238.el5xen ro root=LABEL=/ rhgb quiet
module /initrd-2.6.18-238.el5xen.img
title Rhel5-base (2.6.18-238.el5)
root (hd0,0)
kernel /vmlinuz-2.6.18-238.el5 ro root=LABEL=/ rhgb quiet
initrd /initrd-2.6.18-238.el5.img
2011年9月6日 星期二
Xcode 學習筆記(三)iphone Application Developer(2009~2010 winter) 之二
因為這堂課要講解的東西比較多 所以把它分成多次筆記來寫囉!
==================================================
Time = 15:08
Object Lifecycle
Time = 23:08
Reference Counting
• Every object has a retain count
這邊提到 每個object 都有一個 retain 值
初始值為0
■ Defined on NSObject
■ As long as retain count is > 0, object is alive and valid
• alloc and copy create objects with retain count == 1
使用 alloc 跟 copy 方法去建立objects 會使得 retain 值為 1
• retain increments retain count
retain 會增加 1
• release decrements retain count
release 則會減少 1
• When retain count reaches 0, object is destroyed
當 retain 值為0 的時候 , object 就會毀滅
• dealloc method invoked automatically
dealloc 這個方法就會自動被呼叫
■ One-way street, once you’re in -dealloc there’s no turning back
這是單行道 當呼叫 dealloc 後,記憶體就會被釋放
這個投影片就可以清楚看到
Retain 透過 alloc , retain 增加1
release 則是減少1
當Retain 為0時,dealloc 會自動被呼叫收回記憶體(釋放記憶體)。
所以關於Object Lifecycle 總整理如下
Object Lifecycle Recap
• Objects begin with a retain count of 1
• Increase and decrease with -retain and -release
• When retain count reaches 0, object deallocated automatically
• You never call dealloc explicitly in your code
■ Exception is calling -[super dealloc]
■ You only deal with alloc, copy, retain, release
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The steps to configure environment before collect log files
Before you collecting the log, please make sure you set the environment below:
1.export UXSPI_CLEAN_INVFILE=1 (Linux) or set UXSPI_CLEAN_INVFILE=1(windows)
2.export DSA_LOGLEVEL=4 (Linux) or set DSA_LOGLEVEL=4 (windows)
3.run UXSPI to perform the update d.zip the whole "%systemdrive%/IBM_Support/" folder(Windows) or "/var/log/IBM_Support/" folder(Linux) .
Please make sure there is *.xml.gz file under IBM_Support and a uxspi log larger than 100K in size
1.export UXSPI_CLEAN_INVFILE=1 (Linux) or set UXSPI_CLEAN_INVFILE=1(windows)
2.export DSA_LOGLEVEL=4 (Linux) or set DSA_LOGLEVEL=4 (windows)
3.run UXSPI to perform the update d.zip the whole "%systemdrive%/IBM_Support/" folder(Windows) or "/var/log/IBM_Support/" folder(Linux) .
Please make sure there is *.xml.gz file under IBM_Support and a uxspi log larger than 100K in size
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VMWare 關閉防火牆指令
# esxcfg-firewall --allowIncoming
允許外部到內的連線
# esxcfg-firewall --allowOutgoing
允許由內到外的連線
允許外部到內的連線
# esxcfg-firewall --allowOutgoing
允許由內到外的連線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Useful short name
TBD
To be decided
To be determined
To be discussed
To be Done
To be Definded
NA
Not Available
Not Applicable
FYI
For your information
FYR
For your reference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
Xcode 學習筆記(三)iphone Application Developer(2009~2010 winter) 之一
3.Custom Classes,Object Lifecycle,Autorelease, Objective-C Properties (January 12,2010)
Time Line=04:20 Custom Classes
這篇主要是再講解如何建立一個新的class
名為person 的class
且繼承 NSObject class
規劃他的屬性
有名字,年紀,是否可以去投票
另外可以執行的動作為 去投票!
在Objective C 中主要的檔案格式分別為 header file(public) 跟 implementation file(private)
先從.h (副檔名) 講起
這是屬於 header file
內容格式如下
Time Line=04:20 Custom Classes
這篇主要是再講解如何建立一個新的class
名為person 的class
且繼承 NSObject class
規劃他的屬性
有名字,年紀,是否可以去投票
另外可以執行的動作為 去投票!
在Objective C 中主要的檔案格式分別為 header file(public) 跟 implementation file(private)
先從.h (副檔名) 講起
這是屬於 header file
內容格式如下
@interface [class name] : [superclass name]
@end所以這邊我們寫成
@interface person : NSObject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iOS Developer program enrollment done!
昨天下午 再度挑戰購買 iOS Developer program 的帳號
從 http://developer.apple.com/membercenter/index.action
登入apple ID 後
填寫 所有的相關資料
這裡要再老生常談的提醒大家
1. 請確定 apple ID 的帳號 與信用卡 中英文名要相同
2. 請確定 地址也是要相同
3. 電話都要一樣
最後他會轉到 apple online store 讓你再次確認購買人跟收件人的地址 還有信用卡資訊等
再來就是等待 Apple Developer Program Activation Code 的email 通知
依照這兩次的經驗 我大概都是下午訂購
隔天的下午 才會收到這封信
請耐心等候!
收到 Apple Developer Program Activation Code 的email後
點選信中的 active code 的 number 連結
就會跳到啟動網頁 <<===== 這邊是關鍵
從 http://developer.apple.com/membercenter/index.action
登入apple ID 後
填寫 所有的相關資料
這裡要再老生常談的提醒大家
1. 請確定 apple ID 的帳號 與信用卡 中英文名要相同
2. 請確定 地址也是要相同
3. 電話都要一樣
最後他會轉到 apple online store 讓你再次確認購買人跟收件人的地址 還有信用卡資訊等
再來就是等待 Apple Developer Program Activation Code 的email 通知
依照這兩次的經驗 我大概都是下午訂購
隔天的下午 才會收到這封信
請耐心等候!
收到 Apple Developer Program Activation Code 的email後
點選信中的 active code 的 number 連結
就會跳到啟動網頁 <<===== 這邊是關鍵
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VMWare 設定網卡 IP 讓 VMware vSphere Client 可以管理client
先查詢 現有的網卡 IP
#esxcfg-vmknic -l
再來查詢現有網卡的狀態
#esxcfg-nics -l
可以看到 vmnic0 or vmnic1
等等需要用到
最後確定目前 vSwitch 的狀態
#esxcfg-vswitch -l
(假設之前有設定不能用的話 需要手動刪除 再重新設定)
Step1.
Add vSwitch
esxcfg-vswitch -a "vSwitch Name"
#esxcfg-vswitch -a vSwitch0
Step2.
Add Port Group to vSwitch
esxcfg-vswitch -A "vSwitch Port Group Name" "vSwitch Name"
#esxcfg-vswitch -A vSwPG vSwitch0
Step3.
Add vmnic0 to vSwitch0
esxcfg-vswitch -U "網卡名稱" vSwitch0
#esxcfg-vswitch -U vmnic0 vSwitch0
Step4.
Add VMKernel's IP to Port Group of vSwitch0
esxcfg-vmknic -a -i "IP address" -n "subnet mask" "vSwitch Port Group Name"
#esxcfg-vmknic -a -i 192.168.70.1 -n 255.255.255.0 vSwPG
Step5. (使用 VMware vSphere Client)
#esxcfg-vswif -a vswif0 -p vSwPG -i 192.168.70.1 -n 255.255.255.0
#esxcfg-vmknic -l
再來查詢現有網卡的狀態
#esxcfg-nics -l
可以看到 vmnic0 or vmnic1
等等需要用到
最後確定目前 vSwitch 的狀態
#esxcfg-vswitch -l
(假設之前有設定不能用的話 需要手動刪除 再重新設定)
Step1.
Add vSwitch
esxcfg-vswitch -a "vSwitch Name"
#esxcfg-vswitch -a vSwitch0
Step2.
Add Port Group to vSwitch
esxcfg-vswitch -A "vSwitch Port Group Name" "vSwitch Name"
#esxcfg-vswitch -A vSwPG vSwitch0
Step3.
Add vmnic0 to vSwitch0
esxcfg-vswitch -U "網卡名稱" vSwitch0
#esxcfg-vswitch -U vmnic0 vSwitch0
Step4.
Add VMKernel's IP to Port Group of vSwitch0
esxcfg-vmknic -a -i "IP address" -n "subnet mask" "vSwitch Port Group Name"
#esxcfg-vmknic -a -i 192.168.70.1 -n 255.255.255.0 vSwPG
Step5. (使用 VMware vSphere Client)
#esxcfg-vswif -a vswif0 -p vSwPG -i 192.168.70.1 -n 255.255.255.0
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dd command
dd if=VMware-VMvisorXXXX.dd of=dev/sdb bs=500MB
if=輸入來源 此為VMware DD檔案
of=輸出目的 此為我的隨身碟裝置
bs=同時設定 ibs, obs(in block size & out block size)
if=輸入來源 此為VMware DD檔案
of=輸出目的 此為我的隨身碟裝置
bs=同時設定 ibs, obs(in block size & out block size)
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
Use the wbemcli to check the IMM status on VMWare ESXi V4.1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sblim/files/
download wbemcli:sblim-wbemcli-1.6.1.tar.bz2
and put copy it to your linux OS
unzip and install
# tar -xjvf sblim-wbemcli-1.6.1.tar.bz2
# cd sblim-wbemcli-1.6.1
# ./configure prifix=/usr
# make install
finish install and check it
#wbemcli --help
wbemcli: Invalid invocation syntax
usage: wbemcli gc|gcd|dc|ec|ecn|gi|ci|mi|di|ei|ein|ain|ai|rin|ri|gp|sp|cm|cmx
[-nl] [-dx] [-t] [-cte] [-h] [-v]
[-noverify] [-cacert] [-clientcert ] [-clientkey ]
[-ac] [-arc ] [-ar ] [-arr ]
objectPath [prop=value,[...]] [props[,...]]
example: wbemcli gi 'http://localhost:5988/root/cimv2:rpm_package.name="glibc"'
Use man wbemcli for details
check CIM list command:
# wbemcli ecn -nl -noverify 'https://root:@:5989/root/cimv2'
check the IMM command :
# wbemcli ei -noverify 'https://root:password@xxx.xxx.xxx.xxx:5989/ibm/imm0/cimv2:CIM_SoftwareIdentity'
download wbemcli:sblim-wbemcli-1.6.1.tar.bz2
and put copy it to your linux OS
unzip and install
# tar -xjvf sblim-wbemcli-1.6.1.tar.bz2
# cd sblim-wbemcli-1.6.1
# ./configure prifix=/usr
# make install
finish install and check it
#wbemcli --help
wbemcli: Invalid invocation syntax
usage: wbemcli gc|gcd|dc|ec|ecn|gi|ci|mi|di|ei|ein|ain|ai|rin|ri|gp|sp|cm|cmx
[-nl] [-dx] [-t] [-cte] [-h] [-v]
[-noverify] [-cacert
[-ac
objectPath [prop=value,[...]] [props[,...]]
example: wbemcli gi 'http://localhost:5988/root/cimv2:rpm_package.name="glibc"'
Use man wbemcli for details
check CIM list command:
# wbemcli ecn -nl -noverify 'https://root:
check the IMM command :
# wbemcli ei -noverify 'https://root:password@xxx.xxx.xxx.xxx:5989/ibm/imm0/cimv2:CIM_SoftwareIdentity'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Xcode 學習筆記(二)iphone Application Developer(2009~2010 winter)
2.Objective-C and Foundation Framework (January 7,2010)
這個影片的前面字幕
時間軸非常不準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要好好練習一下自己的聽力
當然前面都是在提醒stanford的學生 有關選課確定要注意的事項
所以如果前面很無聊的請從 07:20 左右開始觀看影片即可!
所以學習的內容主要就是自己先看完完整的上課投影片
再來開始看影片 會比較容易
以下為我整理的筆記
這個影片的前面字幕
時間軸非常不準
所以一開始的時候要好好練習一下自己的聽力
當然前面都是在提醒stanford的學生 有關選課確定要注意的事項
所以如果前面很無聊的請從 07:20 左右開始觀看影片即可!
所以學習的內容主要就是自己先看完完整的上課投影片
再來開始看影片 會比較容易
以下為我整理的筆記
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
Xcode 學習筆記(一)iphone Application Developer(2009~2010 winter)
1.Introduction to Mac OS X ,Cocoa Touch ,Objective-C and Tools (January 5,2010)
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
自己自學ios developer - objective C
也一樣參考 itunes U 上面的教材
最有名也是最有人氣的就是 stanford CS193P的教學
原因莫過於他是stanford 跟apple合作的
課程完整且有英文字幕
甚至於新的一季課程更有大陸的網站
提供了簡體版的翻譯
但是我花了不少時間同時學怎麼寫app外也練習自己的英文
重點是Xcode的更新讓我花了更多的時間去瞭解
Alan Cannistraro
是怎麼做出那個示範的程式
怎麼一步一步的學習或者是說照著摹仿來學習
因此我開始將一些關鍵的畫面跟步驟及code紀錄下來
希望能幫助大家節省一些時間
(將心比心 我當時卡關卡好久 都覺得自己浪費好多時間)
說了那麼多 就開始吧!!
當然先看教學影片輔以上課的投影片01_Introduction.pdf
(這邊為CS193P stanford的官網下載,也可以從我上傳的免空下載喔!--->> download 假設哪一天官網連結失效的話)
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樣
自己自學ios developer - objective C
也一樣參考 itunes U 上面的教材
最有名也是最有人氣的就是 stanford CS193P的教學
原因莫過於他是stanford 跟apple合作的
課程完整且有英文字幕
甚至於新的一季課程更有大陸的網站
提供了簡體版的翻譯
但是我花了不少時間同時學怎麼寫app外也練習自己的英文
重點是Xcode的更新讓我花了更多的時間去瞭解
Alan Cannistraro
是怎麼做出那個示範的程式
怎麼一步一步的學習或者是說照著摹仿來學習
因此我開始將一些關鍵的畫面跟步驟及code紀錄下來
希望能幫助大家節省一些時間
(將心比心 我當時卡關卡好久 都覺得自己浪費好多時間)
說了那麼多 就開始吧!!
當然先看教學影片輔以上課的投影片01_Introduction.pdf
(這邊為CS193P stanford的官網下載,也可以從我上傳的免空下載喔!--->> download 假設哪一天官網連結失效的話)
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購買IDP(iOS Developer program)之我也中箭落馬 part2==>退款篇
話說20天前(6/9)辦理了 iOS Developer program 線上退款後,自己天真的以為這樣就ok了。
沒想到上班時間接到家裡電話說~阿婆(apple)記了東西給我.......
心理就暗自覺得不妙....我最近明明沒有到阿婆那敗家阿.....
唯一買的就是IDP........
一回家後,拆開阿婆寄給我的情書,果不其然....看到了發票....
一整個傻眼....連忙想要打電話給阿婆問清楚
沒想到看到 請於週一至週五 09:00~18:00 致電客服 0800020021
沒錯!! 人性化的阿婆~客服專線只有週一到週五的上班時間拉!!
害我只能望著那張發票跟一張銷貨退帳單發呆......囧
(PS.全名是"營業人銷貨退回進貨退出或折讓證明單")
於是今天早上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連忙打電話給阿婆的客服
記住這邊還是要輸入apple 的訂單編號喔 --->>wxxxxxxxxx
沒想到電話那頭傳來濃濃的口音...(ㄟ 哪時候客服也變到香港去了 = ='')
幸好講中文嘛細也通,說明退款的原由跟過程後,
後來才發現apple 的流程是
我們必須要手填寫隨同發票寄來的退帳單
在寄回台灣apple 公司的發票部
才能拿回我們的退款.........
所以請在那張銷貨退回單上寫
1.個人身分證
2.勾選"退款" (另一個是"換貨"選項)
3.簽名
4.寄回發票跟退帳單到apple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333號16F發票部
如此才算完成所有退款程序....大囧
請大家要注意阿!!
沒想到上班時間接到家裡電話說~阿婆(apple)記了東西給我.......
心理就暗自覺得不妙....我最近明明沒有到阿婆那敗家阿.....
唯一買的就是IDP........
一回家後,拆開阿婆寄給我的情書,果不其然....看到了發票....
一整個傻眼....連忙想要打電話給阿婆問清楚
沒想到看到 請於週一至週五 09:00~18:00 致電客服 0800020021
沒錯!! 人性化的阿婆~客服專線只有週一到週五的上班時間拉!!
害我只能望著那張發票跟一張銷貨退帳單發呆......囧
(PS.全名是"營業人銷貨退回進貨退出或折讓證明單")
於是今天早上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連忙打電話給阿婆的客服
記住這邊還是要輸入apple 的訂單編號喔 --->>wxxxxxxxxx
沒想到電話那頭傳來濃濃的口音...(ㄟ 哪時候客服也變到香港去了 = ='')
幸好講中文嘛細也通,說明退款的原由跟過程後,
後來才發現apple 的流程是
我們必須要手填寫隨同發票寄來的退帳單
在寄回台灣apple 公司的發票部
才能拿回我們的退款.........
所以請在那張銷貨退回單上寫
1.個人身分證
2.勾選"退款" (另一個是"換貨"選項)
3.簽名
4.寄回發票跟退帳單到apple 台北市敦化南路二段333號16F發票部
如此才算完成所有退款程序....大囧
請大家要注意阿!!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UpdateXpress System Pack Installer ( UXSP)
uxspi***.LinuxOS
***=UXSP Version number
LinuxOS:
example
Red hat 3 ==> uxspi***.rhel3
Suse 9 ==> uxspi***.sles9
rhel3~rhel6
sles9~sles11
In v4.30 of the installer, the executable file for VMware ESX Server 3.0 and 3.5 is named:
uxspi430.rhel3
and the executable file for VMWare ESX Server 4 is named:
uxspi430.rhel5
Step 1. compare
./uxspi***.LinuxOS co
Step 2. update
./uxspi***.LinuxOS up
Step3. only one component for Driver(dd) or Firmware(fw)
./uxspi***.LinuxOS up -e all -i [component] -u -s all
Step4. check the xml
./uxspi***.LinuxOS co -l component.xml
Step5. Reboot (if need)
***=UXSP Version number
LinuxOS:
example
Red hat 3 ==> uxspi***.rhel3
Suse 9 ==> uxspi***.sles9
rhel3~rhel6
sles9~sles11
In v4.30 of the installer, the executable file for VMware ESX Server 3.0 and 3.5 is named:
uxspi430.rhel3
and the executable file for VMWare ESX Server 4 is named:
uxspi430.rhel5
Step 1. compare
./uxspi***.LinuxOS co
Step 2. update
./uxspi***.LinuxOS up
Step3. only one component for Driver(dd) or Firmware(fw)
./uxspi***.LinuxOS up -e all -i [component] -u -s all
Step4. check the xml
./uxspi***.LinuxOS co -l component.xml
Step5. Reboot (if need)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我想給Chrome 一個幹!
先說明我為什麼會發表這篇
火氣為什麼這麼大!!
話說以前寫網誌的時候
很怕寫太多 東扯西扯鬼扯 扯到網頁掛掉 或者應該是說 time out 了
好幾次慘痛的經驗 寫了半天
雖然不一定是好文章
但是也是花了自己不少心血
死了一大推腦細胞 才KEY 出來的文章
所以每次再按下 發佈文章前
自己都要先 按下全選 +複製
甚至於還要先貼到word 或者記事本上
才安心的發佈~
如果出現了 問題
還可以開新的 在重新貼回來發表~
後來網頁技術進步了~有自動儲存的功能後
自己也就放心的忘記了要複製先保留自己的文章
沒想到 我自己為google的技術相當成熟了~
也會全力支援自己家的blogspot
所以就按下了 發佈文章
然後開心的看自己的網誌
發現!!!!!!
竟然剛剛的文章內文都不見了
只剩下標題!!!!!
WTF!!
花生什麼素!!
於是趕快看一下已儲存的草稿呢!!
也是沒有..........
WTF......
我的心血就不見了
所以就造就了 文章要自動腰斬了........
因為拉低賽也是需要靈感的
剛剛文思泉湧的廢話連篇 沒辦法寫出一模一樣的了
害我忍不出口成章阿!!
大囧
火氣為什麼這麼大!!
話說以前寫網誌的時候
很怕寫太多 東扯西扯鬼扯 扯到網頁掛掉 或者應該是說 time out 了
好幾次慘痛的經驗 寫了半天
雖然不一定是好文章
但是也是花了自己不少心血
死了一大推腦細胞 才KEY 出來的文章
所以每次再按下 發佈文章前
自己都要先 按下全選 +複製
甚至於還要先貼到word 或者記事本上
才安心的發佈~
如果出現了 問題
還可以開新的 在重新貼回來發表~
後來網頁技術進步了~有自動儲存的功能後
自己也就放心的忘記了要複製先保留自己的文章
沒想到 我自己為google的技術相當成熟了~
也會全力支援自己家的blogspot
所以就按下了 發佈文章
然後開心的看自己的網誌
發現!!!!!!
竟然剛剛的文章內文都不見了
只剩下標題!!!!!
WTF!!
花生什麼素!!
於是趕快看一下已儲存的草稿呢!!
也是沒有..........
WTF......
我的心血就不見了
所以就造就了 文章要自動腰斬了........
因為拉低賽也是需要靈感的
剛剛文思泉湧的廢話連篇 沒辦法寫出一模一樣的了
害我忍不出口成章阿!!
大囧
mac os 實用快速鍵(Hot Key)
自從換了MBP (mac book pro)後
因為受到微軟的荼毒
所以很多使用習慣都已經根深蒂固了
畢竟windows 跟 mac os 有很多大的差異阿
所以就寫一下 給自己記憶 方便查詢~
1. 切換輸入法
option + command + space ( alt + ⌘ +空白鍵)
注音輸入法呼叫標點符號
shift + option + B
2. Home and End key
這邊有兩種快鍵,就看個人偏好想用哪一種囉。
(Home)
Control + A ( A是代表第一個單字,句首的意思嗎!?)
command + ← (上下左右的往左方向鍵)
(End)
Control + E (End的E鍵)
Command + → (上下左右的往右方向鍵)
因為受到微軟的荼毒
所以很多使用習慣都已經根深蒂固了
畢竟windows 跟 mac os 有很多大的差異阿
所以就寫一下 給自己記憶 方便查詢~
1. 切換輸入法
option + command + space ( alt + ⌘ +空白鍵)
注音輸入法呼叫標點符號
shift + option + B
2. Home and End key
這邊有兩種快鍵,就看個人偏好想用哪一種囉。
(Home)
Control + A ( A是代表第一個單字,句首的意思嗎!?)
command + ← (上下左右的往左方向鍵)
(End)
Control + E (End的E鍵)
Command + → (上下左右的往右方向鍵)
2011年6月9日 星期四
購買IDP(iOS Developer program)之我也中箭落馬
由於想要在iOS 上開發app 所以便投入自修objective c
一開始先加入 apple developer 的會員(免費)
下載Xcode 3.X (4.o以上需要付費購買或者直接註冊成為正式的IDP 會員也是要收費)
在經過半年的奮戰後
讀了N本書+看了iTunes U上面Standford 的教學影片 CS193P
終於下定決心
該push 自己往前衝刺了
因為一來花了NT$3200 元後
可以正式將自己的app 上架到app store
也可以取得更多的資源如 開發人員專屬的新版iOS 5
跟取得新的Xcode 4
因此便開始進入了購買流程
為了怕購買註冊失敗
還先上網爬文一下
發現在賬單資訊跟apple ID 購買人資訊方現有些要注意的地方
1.人名!!
舉例
我的apple ID 是 Scott Chen
但是刷卡的人名是 ChXX YX Chen
這樣是不行的 會造成apple的驗證系統失敗
2.地址
中英文地址要相同
當初我apple ID 上面的收貨人地址是中文
網路上有許多人是這邊出錯
因此我全部改成英文地址 (注意他的填入欄位 有限度長度 會導致過長的地址無法輸入被截斷
基本上這邊都要一致
否則會在你購買完畢 收到Apple Developer Program Activation Code 的email
點下他的activation code link
將會收到失敗的訊息
(通常他會叫你線上回報問題 網路上的經驗是千萬不要 因為會進入漫長的等待阿
這時候先準備好所有的個人資料跟訂單號碼,然後打給台灣蘋果的0800-020-021免費客服專線,按2轉接訂單處理,輸入完訂單號碼之後,按指示請專人接聽,直接跟他說要轉接ADC處理驗證失效的問題,他會幫你轉到香港ADC,這邊可以用親切的中文跟香港ADC轉述問題,但是會有點口音的問題要注意一下,通常不用五分鐘就搞定了。但是我的問題是他要求我要傳真公證的ID到美國去....光聽到這個我就傻眼了...問他是否有其他方法解決,他說只能這樣,大囧
事後我才想到公證ID 有可能就只是我們的身分證而已,當時他竟然是跟我說要去法院公證.....
所以我心中只想著那我先退訂,我在來變更我的apple ID 跟賬單相異的問題
然後再來重新購買一次。(希望這樣能成功阿
一開始先加入 apple developer 的會員(免費)
下載Xcode 3.X (4.o以上需要付費購買或者直接註冊成為正式的IDP 會員也是要收費)
在經過半年的奮戰後
讀了N本書+看了iTunes U上面Standford 的教學影片 CS193P
終於下定決心
該push 自己往前衝刺了
因為一來花了NT$3200 元後
可以正式將自己的app 上架到app store
也可以取得更多的資源如 開發人員專屬的新版iOS 5
跟取得新的Xcode 4
因此便開始進入了購買流程
為了怕購買註冊失敗
還先上網爬文一下
發現在賬單資訊跟apple ID 購買人資訊方現有些要注意的地方
1.人名!!
舉例
我的apple ID 是 Scott Chen
但是刷卡的人名是 ChXX YX Chen
這樣是不行的 會造成apple的驗證系統失敗
2.地址
中英文地址要相同
當初我apple ID 上面的收貨人地址是中文
網路上有許多人是這邊出錯
因此我全部改成英文地址 (注意他的填入欄位 有限度長度 會導致過長的地址無法輸入被截斷
基本上這邊都要一致
否則會在你購買完畢 收到Apple Developer Program Activation Code 的email
點下他的activation code link
將會收到失敗的訊息
(通常他會叫你線上回報問題 網路上的經驗是千萬不要 因為會進入漫長的等待阿
這時候先準備好所有的個人資料跟訂單號碼,然後打給台灣蘋果的0800-020-021免費客服專線,按2轉接訂單處理,輸入完訂單號碼之後,按指示請專人接聽,直接跟他說要轉接ADC處理驗證失效的問題,他會幫你轉到香港ADC,這邊可以用親切的中文跟香港ADC轉述問題,但是會有點口音的問題要注意一下,通常不用五分鐘就搞定了。但是我的問題是他要求我要傳真公證的ID到美國去....光聽到這個我就傻眼了...問他是否有其他方法解決,他說只能這樣,大囧
事後我才想到公證ID 有可能就只是我們的身分證而已,當時他竟然是跟我說要去法院公證.....
所以我心中只想著那我先退訂,我在來變更我的apple ID 跟賬單相異的問題
然後再來重新購買一次。(希望這樣能成功阿
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
[Xcode] 記憶體配置管理
NSAutorelease * pool = [[NSAutoreleasePool alloc] init];
此行為記憶體初使化
// 為什麼這邊使用的是 autorelease 跟 pool 可以參考一下
Xcode 學習筆記(三)iphone Application Developer(2009~2010 winter) 之二
[pool drain];
此行代表程式結束將記憶體歸還給系統
此行為記憶體初使化
// 為什麼這邊使用的是 autorelease 跟 pool 可以參考一下
Xcode 學習筆記(三)iphone Application Developer(2009~2010 winter) 之二
[pool drain];
此行代表程式結束將記憶體歸還給系統
[Xcode] main 程式進入點&return 0
Main Function in Objective C
int main (int argc,const char * argv[])
{
return 0;
}
return 0 在此是回應 "int" main
回傳 O 代表程式正常結束
通常Function 的組成如下
Return type + Function name + Parameters { }
假設今天不想有回傳值
可以寫成
void myfunction () {
return;
// 這裡的return 就不需要帶任何值
// 或者甚至是連 return; 都省略不打
}
再來是Parameters ()
也是可加入參數 或者是不帶入任何參數
只是不帶入任何參數的話
也是要保留 ()
int main (int argc,const char * argv[])
{
return 0;
}
return 0 在此是回應 "int" main
回傳 O 代表程式正常結束
通常Function 的組成如下
Return type + Function name + Parameters { }
假設今天不想有回傳值
可以寫成
void myfunction () {
return;
// 這裡的return 就不需要帶任何值
// 或者甚至是連 return; 都省略不打
}
再來是Parameters ()
也是可加入參數 或者是不帶入任何參數
只是不帶入任何參數的話
也是要保留 ()
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關於在職班研究所考試 part2
通常報考在職專班
在學校網站會有許多的資訊可以查詢
一般而言都會提供PDF檔案
在報名之前可以先看清楚報考的資格跟所需要考試的內容 日期 等
對每個上班族是個相當便利的服務
但是呢 台科大 基本上還是會需要購買實體的簡章
因為他的簡章後方有個專屬於每個考生的報名驗證碼
及準備寄回學校的信封袋等
準備好所有的資料後
便請假前往台科大的大門口警衛室
購買一份五十元的簡章
另外再將所有的電子資料檔準備好
至相關的影印裝訂店列印跟影印畢業證書及其他相關資料
我那時的自傳履歷及研究規劃加上公司簡介等資料
大約20~30頁 膠裝封訂 全部竟然只需41元
實在是相當的便宜阿!
寄出報名資料(含推薦函)跟轉賬報名費後
就開始了自己的讀書規劃衝刺
因為報名離散數學的時間已經超過函授班的時間
只能上數位錄影課程(也就是看錄影
因此到了TKB數位學堂上課
目前TKB的各分校分布相當的多
可以先查詢一下自己住家或者公司附近是否有
避免像我一開始不清楚 傻傻的往台北火車站衝
當時是在南港上班~六點下班七點二十要準時坐在位置上看錄影
實在是相當的神經病
尤其是遇到了星期五的晚上 往台北火車站的路上 實在是非常的塞
聽完三個小時的課(或者應該是說睡了一個多小時阿
在拖著疲累的身軀回家
實在是一大挑戰
在學校網站會有許多的資訊可以查詢
一般而言都會提供PDF檔案
在報名之前可以先看清楚報考的資格跟所需要考試的內容 日期 等
對每個上班族是個相當便利的服務
但是呢 台科大 基本上還是會需要購買實體的簡章
因為他的簡章後方有個專屬於每個考生的報名驗證碼
及準備寄回學校的信封袋等
準備好所有的資料後
便請假前往台科大的大門口警衛室
購買一份五十元的簡章
另外再將所有的電子資料檔準備好
至相關的影印裝訂店列印跟影印畢業證書及其他相關資料
我那時的自傳履歷及研究規劃加上公司簡介等資料
大約20~30頁 膠裝封訂 全部竟然只需41元
實在是相當的便宜阿!
寄出報名資料(含推薦函)跟轉賬報名費後
就開始了自己的讀書規劃衝刺
因為報名離散數學的時間已經超過函授班的時間
只能上數位錄影課程(也就是看錄影
因此到了TKB數位學堂上課
目前TKB的各分校分布相當的多
可以先查詢一下自己住家或者公司附近是否有
避免像我一開始不清楚 傻傻的往台北火車站衝
當時是在南港上班~六點下班七點二十要準時坐在位置上看錄影
實在是相當的神經病
尤其是遇到了星期五的晚上 往台北火車站的路上 實在是非常的塞
聽完三個小時的課(或者應該是說睡了一個多小時阿
在拖著疲累的身軀回家
實在是一大挑戰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關於在職班研究所考試 part1
從去年12/20開始
到現在短短的三個月
我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研究所挑戰
還記得四五年前 自己一直想要去唸研究所
漂白一下自己的學歷
關於自己的學歷 一直是自己遲遲沒有去面對的弱點
一直到去年十一月被大嘴巴公司的人事打槍
才覺得自己的工作經驗跟能力在怎麼好
也是要有學歷還增加點分數
因此從選學校科系開始
國立 私立
如果照前人的經驗才說私立是比較好入門 (但是好不好畢業 可就不是那麼容易
且要考當然要考國立的這樣的漂白才更有意義
另一個重點就是學費的問題
經濟上的壓力,也逼著自己硬著頭皮,只能選擇國立研究所來考
再來就是針對地區性了,北部的國立大學
以新竹以北來說,有著交大 清大 中央 政大 台大 台科大等選擇
礙於要念在職專班 自己在南港工作
所以也只剩下台北可以選 就是台大 政大跟台科大 三選一了
再來就是選要念什麼所!?
資管其實是我的首選,一來比較好準備,其考試科目對自己的程度比較好上手
但是.....近幾年的資管所幾乎都變成了EMBA班....
一來學分貴二來資料審核的部份 自己是小小的工程師 沒有加分的背景
於是便放棄了資管所的選項...
到現在短短的三個月
我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研究所挑戰
還記得四五年前 自己一直想要去唸研究所
漂白一下自己的學歷
關於自己的學歷 一直是自己遲遲沒有去面對的弱點
一直到去年十一月被大嘴巴公司的人事打槍
才覺得自己的工作經驗跟能力在怎麼好
也是要有學歷還增加點分數
因此從選學校科系開始
國立 私立
如果照前人的經驗才說私立是比較好入門 (但是好不好畢業 可就不是那麼容易
且要考當然要考國立的這樣的漂白才更有意義
另一個重點就是學費的問題
經濟上的壓力,也逼著自己硬著頭皮,只能選擇國立研究所來考
再來就是針對地區性了,北部的國立大學
以新竹以北來說,有著交大 清大 中央 政大 台大 台科大等選擇
礙於要念在職專班 自己在南港工作
所以也只剩下台北可以選 就是台大 政大跟台科大 三選一了
再來就是選要念什麼所!?
資管其實是我的首選,一來比較好準備,其考試科目對自己的程度比較好上手
但是.....近幾年的資管所幾乎都變成了EMBA班....
一來學分貴二來資料審核的部份 自己是小小的工程師 沒有加分的背景
於是便放棄了資管所的選項...
2011年2月10日 星期四
關於iOS程式設計
這幾年Apple app store 很夯
iOS遍地開花
許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對 Apple app 產生了遐想(賺賺外快
開始想學習objective C
網路上有許多寶藏 blog 的分享
Apple 跟 Stanford university 更是在itunes U 有著大量的錄影課程可以看(含字幕的喔
但是有些人對語言的障礙 還是相當畏懼
大陸方面有著一個相當好的團隊
替大家翻譯了中文版本
更新的速度也相當的快
提供給大家另一個選擇學習的方式
http://www.ipadev.org/
剛團隊是將影片上傳到優酷網
我的方式是利用yuku的工具程式將影像下載到PC後
在用轉檔程式 變更為mp4格式
在放到iphone (or your ipad
可以隨時學習觀看
iOS遍地開花
許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對 Apple app 產生了遐想(賺賺外快
開始想學習objective C
網路上有許多寶藏 blog 的分享
Apple 跟 Stanford university 更是在itunes U 有著大量的錄影課程可以看(含字幕的喔
但是有些人對語言的障礙 還是相當畏懼
大陸方面有著一個相當好的團隊
替大家翻譯了中文版本
更新的速度也相當的快
提供給大家另一個選擇學習的方式
http://www.ipadev.org/
剛團隊是將影片上傳到優酷網
我的方式是利用yuku的工具程式將影像下載到PC後
在用轉檔程式 變更為mp4格式
在放到iphone (or your ipad
可以隨時學習觀看
聊聊現況
出社會工作也許多年
自己也三十三歲(中國人虛歲三十四歲了)
前幾年當網管, MIS , IT
後面幾年開始進入測試的行列 QA or QE
學著瞭解新產品
瞭解測試的內容方向
寫testcase and run TVT GVT FVT
報bug 跟Developer討論
執行著一個接著一個的案子
學會了 UNIX (AIX,Solaris,RHEL,Ubuntu,Mac OS)
接著對Mobile device 開始產生興趣
玩玩Blackberry Android iOS
為了漂白 現在努力K書
準備考研究所
為了未來
找尋著更好的公司 追求更好的未來
今天的努力 不會白費
所有的實力都是一點一滴累積
用更積極的態度 負責任的去過每一天
加油加油加油!
自己也三十三歲(中國人虛歲三十四歲了)
前幾年當網管, MIS , IT
後面幾年開始進入測試的行列 QA or QE
學著瞭解新產品
瞭解測試的內容方向
寫testcase and run TVT GVT FVT
報bug 跟Developer討論
執行著一個接著一個的案子
學會了 UNIX (AIX,Solaris,RHEL,Ubuntu,Mac OS)
接著對Mobile device 開始產生興趣
玩玩Blackberry Android iOS
為了漂白 現在努力K書
準備考研究所
為了未來
找尋著更好的公司 追求更好的未來
今天的努力 不會白費
所有的實力都是一點一滴累積
用更積極的態度 負責任的去過每一天
加油加油加油!
訂閱:
意見 (Atom)